每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民间的说法 不宜出远门

发布时间:
2024-09-10 17:00

在古代人们是很重视传统的文化的,比如在每个月都会有一定的说法,时间的更迭伴随着不同的文化讲究,在每个月的初七等是不吉利的,古人常说逢七是不适宜出远门的,民间的传统就是在这天尽量减少外出,不影响自己的运势发展。

初七不出远门

人们认为初七不能出远门,是因为民间”的说法,这种说法来源历史悠久,主要是土家族比较信奉。土家族人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对一些不理解的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内涵。这种神秘的内涵便成了土家人生产生活中的禁忌。初七是七煞日,也叫“人日子”。诸事不宜尤其是出远门。长辈们为了家里的人都能好好呆在家里,都在这一天吃面条,意思是能绑住他们的腿,不让小孩子到处乱跑,以免被鬼带走。所以,初七这天不能出远门。

逢七不出门

民间传统文化中人们讲究逢七的日子不出门,这也就是民间所谓的“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七不出门本意是,男人外出打拼,首先要稳固后方,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七样一定要准备好才可以出门,就是告诉大家,出门前也要把家里的老人孩子安顿好。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逢“七”不出门,像七、十七、二十七,这里指的是农历,认为这几天出门不吉利。所以按照民间的说法认为十七、二十七是不适合出远门的。

七不出门与古时的文化有关

有七的日子不出远门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传统,也是古代文化的体现。在古代的封建婚姻制度是男权制度,没有离婚一说,只有休妻一说。也就是在封建制度层面上,只有男人可以把女人打发回娘家,结束婚姻关系,女人不能提出结束与男人的婚姻关系。男人结束与女人的婚姻关系称之为“休妻”。古代“休妻”的规定为“七出三不去”,简称为“七出”,也就是说女人触犯了“七出之条”,男人就可以休妻。由此,“七不出门”与“七出”之说的语言上相似,为旧时民众列为禁忌。

END